回家種樹和曬太陽
最近這些年我常常往台南跑,有時候是因為工作,有時候只是想去曬曬島國南
方的太陽。
我的工作中又以推廣千里步道的概念為多,所以我會常常南下陪著台南的朋
友們沿著嘉南大圳種各式各樣的樹,包括本土的樹種苦楝。台南巿政府也以這樣的
概念以公部門的力量推動從台江內海出發,一路延伸到烏山頭水庫的四十六公里步
道。之後便要形成台南的中央公園綠帶,我每個月都會收到來自台南市政府每個部
門的工作報告。朋友笑說,你怎麼比台南人還關心台南?我回答說,我很樂意參加
重新整理、建設大台南的工作,因為整理大台南就是整理台灣,因為台南正是台灣
歷史的起點,也是千里步道的起點。從起點出發,才不會失去了方向。
過了北迴歸線以南後的太陽就是和以北部的不一樣,同樣的樹不但花開得比北
部早,連枝幹的姿勢都不一樣。就拿小葉欖仁來說吧,台南的小葉欖仁的樹枝都是
呈現勝利的V 字型,因為它們被熱情的陽光召喚著,放是伸出了雙手迎向陽光。北
部的小葉欖仁的枝葉保持著水平,對於陰霾的天氣表達了一種無奈。最近接觸到一
位日本新世代的建築師末光弘和,他認為所有建築物都應該視為大自然循環的一部
分,他就提出太陽是他所有設計的核心思考。他在他的理論中提出:「在地軸傾斜
的地球上,因太陽能而發生的事情,產生能源群落,而導致風或水的對流等各式各
樣的自然循環因此而生。」
人類的文明或文化的發展,總是會順應著他們所在的大自然環境或外來的人為
因素而累積。有一次我去台南參加新書發表會,正好遇了一場大雨。來台南經營書
店的老闆便向我分析台南人的生活習慣,他說因為台南天氣很熱,台南人的生活節
奏比較緩慢,他們並不急切的要趕去那裡湊熱鬧,他們很能在自己的生活圈中尋找
快樂,感受幸福,而所謂的文化底藴便是這樣慢慢形成的,這些深厚的文化底藴不
會輕易被外來的各式潮流沖淡,反而會慢慢影響著附近的城市。這些年有關台南的
小吃、美食或是建築的書越來越多,大家每隔一段時間去台南好好吃遍大街小巷的
風氣也很盛。但是,總覺得還少了些什麼。直到我看見了這本書,王美霞的《南方
六帖》。
這本書便是在「整理」台南最深厚、沉穩的文化底藴,就像是我們一行人花了
九年時間在尋找千里步道時,在台南找到了一切的源頭一樣,令我非常激動。這本
書用了六個章節來描述台南人的文化,每個章節都用了一個字來解釋。於是我們見
到了形容台南文化的六個關鍵字:髮。衣。木。茶。書。樓。她在每個篇章中不止
追尋的是傳統,她花更多篇幅在描述當下的台南,此時此刻的台南,現在進行式的
台南,有那麼多的台南人正在延續著一種光榮的傳統和彌足珍貴的文化,這些文化
沒有因為政權的更迭和強勢文化的入侵而有所改變,反而像海綿一般吸取了各式各
樣外來的文化而豐富、壯大了自身的文化,進而影響著整個台灣。
我在閱讀的過程中,不斷的想到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台北艋舺南方的加蚋仔,
在那些巷巷弄弄中,我嗅到了一種來自南台灣的陽光所藴育出來的文化。許多年之
後,我才恍然大悟,作為一個移民之城的首都台北,在加蚋仔這個地方其實住了非
常多由南部北上討生活的「下港人」,他們的身上散發著來自南方熱情的陽光,他
們的衣著打扮,他們的飲食習慣,他們打造的生活空間,他們經營的各式各樣的小
生意,他們的南部腔閩南語,這些文化深深影響了我這個屬於異鄉人的下一代。我
穿梭在那些巷巷弄弄中,操著在學校學習來的南部腔閩南語,漸漸的融入了同學們
的家庭,那些來自南部的家長們竟然以為我也是來自南部的小孩。
原來如此。我終於明白,像我這樣一個來自異鄉人家庭被稱為外省人的小孩,
為什麼到了台南就像回到了母親溫暖的懷抱。充滿渴望的嗅著母親的髮香,觸摸著
母親的衣角,玩著熟悉的木製桌椅和雕塑,喝著母親為我沖泡的茶水,翻開母親正
在閱讀的書籍,連流忘返在母親生活過的古樓中。這些物件都散發著只有北迴歸線
以南才有的陽光。二十五年前我和一群年輕的朋友拍攝一部長達二百分鐘的紀錄片
《尋找台灣生命力》,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在收集資料和拍攝的過程中只在回溯歷史
時談到了台南,但是沒有深入到現代的台南。這部紀錄片分四次在電視頻道播出後
引起極大的討論,其中有一位重量級的女權鬥士還寫了一篇長文表達了她的觀點,
她用了「近鄉情怯」來作為她的核心看法。她認為我們這群年輕人用了很大的力氣
在尋找台灣的生命力,從歷史、生態、經濟、文化各個面向切入,為什麼總讓人有
一種「近鄉情怯」的疏離和陌生?是因為沒有勇氣承認那是自己的家嗎?
事後想起來,也許真正的原因是我們的紀錄片中少了台南,這個深深影響台灣
的城市,她的衣,她的髮,她的木,她的茶,她的書,她的樓。二十五年後,我們
長大了,不再近鄕情怯了。我們快樂的走進家裡,大聲的叫了一聲:「媽,我回來
了。」是的,就是這樣的感覺,讓我一次又一次的回家種樹,回家曬太陽。